觀《封神》有感
作者:張璐
來源:收費運營部
發(fā)布時間:2023-11-28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電影《封神》上映,約了姐妹去看,一是京石公司的安娜不斷的安利,在省會的她有幸見到了電影中的男主角,參與了電影的路演,所以不停告訴我電影很值得一看;二是對封神榜的記憶,還停留小時候看那段“比干被挖心”后,問路人蓮子無心能活,人無心能活這個震撼的片段里,所以想,電影會怎樣詮釋。</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電影終結,我聽著閨蜜和電梯里觀眾的吐槽走出了影院。</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大家有沒有這種情況,當很多人說一個東西很好,而你認為差一點意思,你會隱隱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讀不懂導演,讀不懂觀眾,是認知上的不同,會在一些“說好”的只言片語里尋找些“共同”。</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看完封神,我做了這樣的舉動。我在抖音的推廣中找到了我對這部影片的認同和下一次還會去看《封神》二三部的理由,那就是“電影工業(yè)化”。</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曾經(jīng)我讀不懂“電影工業(yè)化”,我雖喜歡大片的場面和恢弘,卻想著若是能“省錢”“花小錢辦大事”豈不是更好,所以當小成本電影沖擊大熒幕時,若能達到心靈共鳴時,場面的震撼其實并不重要,小成本電影的崛起我倒認為是很好的趨勢。</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電影的工業(yè)化是什么?可能在大學學習電影賞析課時,我也曾記住過,可隨著不再深入的研究,再提起這樣的詞反而更加的陌生。電影工業(yè)化是在電影制作的過程中“標準化、流程化、系統(tǒng)化”,體現(xiàn)在《封神》上,便是演員培訓上的“質子團訓練營”,場景搭建的匠心,科學性的拍攝流程、制度和永遠的B計劃。通俗點講,就是封神是按照電影工業(yè)化的那套東西來實施制作的,從前期的拍攝到后期的制作,劇組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每一個齒輪都在按照計劃嚴絲合縫的運轉、劇組管理、工作流程等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團隊的高度協(xié)同,使觀眾看到了一場視覺盛宴。</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當觀眾驚呼于“質子團”的呈現(xiàn)時,為了拍這部電影,演員需要學習電影中涉及到或涉及不到的所有科目,騎馬、射箭、武術、形體、傳統(tǒng)文化等等,讓演員融入角色、成為角色,接受標準化、科學化的體型訓練,呈現(xiàn)陽光健碩的身材和模樣。場景的搭建進行了大量的考古,同時有兩千多名工匠對事物背景進行搭建、雕琢,在電影的最后,每一名木工、瓦工、漆工等人員的名字赫然出現(xiàn)在大熒幕上,這是對每一個人辛勤付出的肯定!斗馍瘛返耐ǜ鎲危巳粘鋈章涞臅r間,白天和夜間的溫度和風力、拍攝地點和內(nèi)容,沒有戲份的的演員也有針對性的訓練,每個人的時間都被安排的很滿,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從未遇到“糟糕的天氣”,永遠有B計劃,從未因為天氣影響拍攝進度,這樣的計劃和實施,給予了每一個演員極大的安全感。最讓我感動的是,電影給予了10萬人就業(yè)崗位,這也是我愿意為其買單的最重要原因。</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當然《封神》并不能真正將電影的工業(yè)化這一目的落地,對比好萊塢這樣的夢想,我們有著很大的差距,但為了這一目標,中國電影需要不斷的探索、持續(xù)的推進,封神是一種踐行,道阻且艱,而我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仍有這樣的情懷,就是在推進過程中,奉上三張電影票。未來的電影工業(yè)化到底何時能實現(xiàn),我并不知道,但我仍然期盼著工業(yè)化不再遙不可及,電影制作能形成這樣周而復始的流程,就好像我們本該這樣做,不用考慮過多,當我們不再追逐他,而真正讓他服務于我們,可能才是最樂見的場景。</spa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