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與選擇
作者:龐太成
來源:沙城站
發(fā)布時間:2022-11-10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從圓心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來,而生活方式就有這樣的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人卻鐘愛“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無論是哪種生活方式,只要能遵從本心,擁抱自己的選擇,就能做到“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 積極入世的范仲淹,和他的學(xué)生和后輩以及眾多仰慕追隨者一同不懈努力,把趙宋一朝送上了史上民生最富庶、文教最昌盛、學(xué)術(shù)最發(fā)達(dá)、政治最開明的空前頂峰。但最終這盛世卻逐漸變得千瘡百孔、趨于崩塌,最終徹底毀滅于異族入侵。即便如此,他還是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并且在晚年仍表示“進(jìn)亦憂,退亦憂”。</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而出世的代表任務(wù)嵇康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他好似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過著自己田園隱士的生活。好友山濤勸他去做官,而嵇康選擇遵從本性拒絕做官甚至與好友絕交。正所謂“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將自己的本性看得極其重要,選擇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活在這世間,究竟該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這并不是一道刻板的有固定答案的客觀題,而是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的主觀題。什么樣的人生是我們想要的,或許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spa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