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
作者:葉阿寧
來源:東花園站
發(fā)布時間:2022-08-25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我出生在農(nóng)村,那是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它坐落在長城腳下官廳湖畔,在我的世界里,他雖然算不上富饒,但也是美麗的。</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 我家在村子的南邊兒,小院兒不是很大,有300平。地道的農(nóng)家院,在院子的東墻,是一排棚子,媽媽養(yǎng)的雞、大鵝,他們都各自待在自己的家里,有時發(fā)出叫聲是他們在聊天兒,到底是在交流還是在掐架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因為他們在用他們的語言,看家護(hù)院的毛孩子大黃搖著尾巴在院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巡視著院子里的每一個角落。</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 春季,土地從沉睡了一冬的美夢中醒來,萬物復(fù)復(fù)蘇,土地開始散發(fā)出春的氣息。去年沒吃完的小蔥也從地里冒了出來,我們把地翻了,鋪上席子,整齊的就像詩人等待著寫滿美麗的文字的格,媽媽把菜席子澆透。一顆顆的菜苗被從屋里端出來,再栽在菜坑里。也許是在屋里待的太久了吧,當(dāng)他們喝著香甜的水,迎著暖暖的陽光,顆顆露出了清新久違的笑臉。</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 到了六七月份,院子里各種蔬菜已經(jīng)是極大豐富了,已經(jīng)能吃了。西紅柿已經(jīng)一串串像燈籠似的掛在秧上,今天摘了紅的,過兩天又有許多紅的,黃瓜架上盤滿了大黃瓜,小黃瓜,今天摘了,明天又長大了,一天一個樣,豆角架上長滿了好幾個品種,豆角,茄子和辣椒也是滿滿的掛在秧子上,他們上午還在地里,中午就到了我們的餐桌上。地里的馬齒莧,蒲公英,我們在鋤地時也留了一些,有時吃些野菜調(diào)理一下菜系,香菜,臭菜來不及吃完就已經(jīng)開花了,窩瓜等秋天再吃,據(jù)說那時窩瓜上了面,口感更好了,韭菜也割了一茬又一茬…...大白菜和大蔥也等秋天收了儲藏在菜窖里,冬天的菜就有了,小院的菜,我們種的比較齊全,到季節(jié),自己能吃上時令的新鮮蔬菜,站在院子里看著滿滿一院子的蔬菜我體會到了大豐收的幸福感是什么滋味,又感受到了農(nóng)民和詩人是相通的,感覺到了一種境界。</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 我的小院雖然不是豪華,但它充滿著歡樂,洋溢著幸福,是我心中的一片樂土。</spa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