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充滿愛
作者:侯麗濤
來源:沙城站
發(fā)布時間:2014-02-11
昨天去銀行,在休息區(qū)等待時,只聽到旁邊有吵鬧聲。大家順著聲音看過去,銀行的保安正在對母女倆吼叫:“怎么回事,也不管管,這兒是銀行,不是廁所。”年輕的母親忙解釋:“小孩子不懂事,您別生氣,我這就給擦。”但保安有點不依不饒,還在嘮叨。年輕母親急了,反駁道:“都跟您道過歉了,小孩子才三歲,不懂事,您也不懂事啊,這不是一直在擦嗎,您還要怎么著?”眼看兩人的火氣越來越大,大伙趕忙勸說,并幫助年輕母親把弄臟的地方收拾干凈。大家又恢復了平凈,默默地等待著叫號。
我也是一位年輕母親,孩子同樣年幼不懂事,自己帶孩子出門也許會碰到同樣經歷,看到保安這樣訓斥他們,我心里也很難受,畢竟只是個孩子,處理問題時為何不能溫柔一些呢?我趕緊安慰年輕的母親和早已被嚇哭的寶寶。這幾年晚會上相聲、小品在提高保安形象,讓人們更清晰地認識保安的重要性、高度責任感和親和力,但今天的這一幕卻讓人感到難受。領導沒有賦予他人任何權利來訓斥顧客。再說,孩子還小,也許真的是憋不住才會隨地大小便,孩子媽媽隨后急忙道歉,并及時清理地板,彌補了孩子的過錯,而保安大哥不依不饒的做法卻恰恰反應出他在處理問題時的小氣態(tài)度。
同樣是服務行業(yè),“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是我們工作在收費戰(zhàn)線上的同事們一致的心聲,為了讓過往的司乘人員滿意,我們竭盡所能地做好文明服務工作,熱心回答司乘的問題,耐心地為外地司乘提供行車路線,節(jié)假日還要為司乘提供熱心周到的便民服務。我們在工作中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舉個例子:司乘人員經過收費站時,拿水杯討口水喝,我們亭內有桶裝水,便民服務亭有保溫瓶,但距離比較遠。你如果告訴司乘人員桶裝水是我們買的,只供收費人員喝,這似乎太不近人情,也違背了我們的職業(yè)道德,一杯水可以暖人心,一杯水也會引來司乘人員對我們服務態(tài)度不滿的投訴。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我們何不助人為樂呢?也許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缺少的正是雷鋒精神。
我們都要為人父母,都有親人朋友,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何不以一顆慈心來對待他人呢?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在什么工作崗位,只要見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都應該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讓這個世界充滿愛。讓我們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沙城收費站 侯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