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感動
作者:李曉蘭
來源:宣化東站
發(fā)布時間:2023-01-30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隨著春節(jié)假期的結束,每個人都開始了新的奮斗歷程。和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候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2022年自己都收獲了些什么?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事業(yè)有成的、有結婚生子的、還有賺錢買房的,我想我的收獲可以用兩個字形容:感動。</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2022年是我工作22年來收獲最大的一年,這收獲無關于升職加薪,而是那些感動我的每一個瞬間。我所在的宣化東收費站地處宣化東邊,受屬地管理要求,從2022年的5月初就開始疫情管控,這種斷斷續(xù)續(xù)的管控一直持續(xù)到12月,大半年的管控讓每個人的心里承受都到達了極限,從每周一次的核酸到三天一次,再到一天一次、一天二次、最嚴重的時候達到了一天三次,大家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同事們都戲說再捅下去嗓子都廢了,可即便是這樣,全站上下44人都能及時高效的完成,沒有出現(xiàn)紕漏。如果說這些都是全國人民共同經(jīng)歷的,那么接下來就是平凡中給我最多感動的人和事。</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2022年10月6日上午9時,正在值班的我接到上級通知,站區(qū)人員不再流動,一開始自己認為只是暫時的,可不曾想這一封控就是33天。33天內自己從辦公室文員變身為保潔、幫廚、醫(yī)護、值崗等角色,角色的轉變也讓我看到不平凡的他們。</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一、一己之力保全站---廚師張春鋒</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我和他認識是在京張剛開通的時候,算算已經(jīng)20多年了,他不像影視劇中的廚師胖胖的,而是身材偏瘦很精干,話也不是很多,經(jīng)常默默干著活,為大家烹調出美味佳肴。因為疫情封控每頓吃飯的人到達了21人而廚師卻只有他自己,一天三頓飯,光是準備就已經(jīng)很累人了,自己只要有空就會去食堂幫忙,以前總認為做飯是個簡單的活,可去了幫忙才發(fā)現(xiàn)這個活最累人。他5點起床做早點到晚上8點才可以結束一天的工作,光是站著就是15個小時,休息也是一小會兒。有一次他說給大家改善伙食包餃子,自己想著早點下去幫他一起,可等我過去他一個人已經(jīng)剁完了13斤的肉和菜,我責怪他沒有喊我,他卻說一個人可以,可我分明看見他的手上的刀印那么深、那么紅。由于工作量太大,張哥的牙痛病犯了,都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看著他忍著疼還在灶前炒菜,我對他說不行簡單吃點吧,煮面或者煮速凍餃子,他說不行,非常時期更要讓大家吃好,保證營養(yǎng),而他自己只能喝一點清粥。就這樣他以一己之力保證了宣化東21人33天的飲食,這怎么能不讓我感動?</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二、老驥伏櫪樹榜樣---票證;劬</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說實話自己以前和牛哥接觸的不多,因為他是二級路的老人,歲數(shù)又比自己大了20多歲,總感覺聊不到一起,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話不投機”的老爺子卻讓我感受的榜樣的力量。牛哥個子不高,唯一的愛好就是小酌幾杯,全站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真實酒量,但大家都知道他的票證結算永遠不出錯,甚至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查找數(shù)據(jù),他操作的計算機比任何人都快而且準確,如果說這是他的專業(yè),那么這次讓我見識到他另外一面。他每天結算完就會主動去食堂幫忙,切菜、燉肉、做飯不在話下,等著吃完飯大家都走了就幫忙一起收拾廚房,慢慢的我們就培養(yǎng)出一種默契,定時集合定點下班,說的最多的就是中午見、下午見、明天見。牛哥雖然已經(jīng)54歲了,可干起活來依舊有力,因為站區(qū)封控保潔人員不能進站,公共衛(wèi)生就需要自己動手,有一次他看見我一人打掃樓道吃力,二話沒說拿起拖布就一起干,邊干邊說以后一樓他承包了,不用我管,就這樣我們變成了最佳拍檔,一起幫廚、一起保潔,有時候我會開玩笑說他都是當爺爺?shù)娜诉這么賣力,他就給我講自己年輕時在工地辛苦干活的事情,說現(xiàn)在的人雖然老了但是老牛出馬,依舊一個頂三。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一路帶我前進,這樣的人怎么不讓我感動?</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三、堅守崗位穩(wěn)軍心---站長安朝選</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在我眼中站長安朝選是一個大大咧咧甚至有些“迷糊”的人,可是封控期間卻讓我認識到一個不一樣的他。安排人員值崗、每日消毒到位、后勤食堂保障、核酸檢測結果等等每天的事都不間斷,由于封控時間太長員工情緒波動大,他就帶著大家打籃球和乒乓球消耗大家的負面情緒,怕大家感染每天就上崗查看三件套和消毒工作,封控期間食堂菜不好買,他到處托關系找人買肉買菜保證大家的飲食,最有意思的就是每天早上8點半就會站在樓道里大聲吆喝:戴好口罩下樓做核酸,不做核酸不許吃飯啊!一句玩笑話就讓大家緊繃的情緒緩解不少,其實我知道他心里也會害怕,因為他也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主心骨、孩子的父親,他也會擔心親人,可是站上所有人的安全成為他的第一責任。一天又一天,33天過去了我們能回家的都回去了,他還在堅守;兩個月過去了,他還在;直到87天的時候得知孩子高燒不退他回家一晚上第二天又出現(xiàn)在站里,我們都戲說他這是過完“滿月”過“百天”,他不說話嘿嘿直笑,緊接著全站上下就出現(xiàn)了陽的癥狀,看著這種情況,他緊急安排人員第一時間保證收費崗的正常運轉,每天叮囑所有人做好防護,減少外出,食堂飲食要跟上,等到大家緩過來才發(fā)現(xiàn)他嗓子疼到說不出話。后來我問他,怎么不回去休息一下,他開玩笑說:他姓安,只要他在,大家就會平安。一句簡單的話到處了一個普通基層領導的心聲,這樣的人怎能讓我不感動?</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line-height:2;">其實這樣的事、這樣的人每天都會在宣化東收費站發(fā)生,他們平凡、樸實、真誠讓自己一次次感受到溫暖和力量,感謝我的站區(qū)、我的兄弟姐妹,2022年因為有你們我很幸福,平凡的你們給我最多的感動,2023祝愿我們的家越來越好!</span>
</p>